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评论 > 工学博士的文艺情怀---李瑞涛的书法追求

工学博士的文艺情怀---李瑞涛的书法追求

发布时间:2015-05-11 11:49:48


文/胡荣华


李瑞涛,工学博士,教授级高工。现任中国最大的国有IT企业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资产部副主任、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、信息产业电子十一设计院董事等重要职务,也曾被中组部下派挂任重庆市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、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和党组成员,同时还兼任中国电子书画协会主席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、北京市青联委员、重庆市青联委员、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、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等。头衔众多,身兼数职,可以说是一位学者型、专家级、艺术型的领导。

跨领域、跨地区、多岗位的历练,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。认识他的政府官员、企业领导及同学朋友都对其评价甚高,称其是学识渊博、见识深远、有胆识有气魄,低调谦虚,虑事周详,勤勉务实,能力水平高,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强。瑞涛同志自幼酷爱书法,笔耕不辍三十余年,无论党组织安排在哪里工作,他都能在兢兢业业的繁忙工作之余笔耕修炼,以业余之身,成就专业之绩。多年来他与中央单位及地方的多位书法家都有深厚交情,受到了系统的艺术熏陶,耳濡目染中其艺术品位大幅提升,书法技艺日臻成熟,书法成就、书坛影响愈来愈大。

观赏分析李瑞涛飘逸委婉、浑厚豪迈的书艺魅力,使更多书法爱好者很想知道他是如何达到这种高品位,对此,笔者与他进行了简略的对话交流。

胡荣华(以下简称胡):您认为中国传统书法的学习要诀是什么?

李瑞涛(以下简称书家):学书者应长期临写各种古代法帖并认真研究其精髓所在,做到入帖察之精、出帖拟之似,临写与创作要紧密结合,亦步亦趋,循序渐进。

胡:人们常说“功夫在字外”,您是如何看待的?

书家:所谓“功夫在字外”,指的是学书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良好的艺术修养基础,而且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和深层次积淀。否则,就会使自己的书作因缺少内涵而显得肤浅。

胡:如何更好有效解决书法创作中的障碍?

书家:在书艺创作和创新上,可能是书家不同阶段都会遇到的问题,要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古代书艺精髓,触类旁通其他艺术门类,以寻求创新灵感。

胡:您怎样理解书法家勤奋与天赋的关系?

书家:勤奋非常重要,但同时天赋也不可或缺,长时间的勤奋加天赋,才会出精品。

胡:您个人的书法艺术创作倾向主张是什么?

书家:个人还是喜欢灵动结合传统的艺术创作。

胡:您遍临各体,兼修诸家,最为推崇的书家有哪几个?

书家:我比较喜欢颜真卿、王羲之、米芾的行草书作品。颜体书法阔达大度,王羲之书法平和自然、遒美健秀,米芾书法稳而不俗、险而不怪。我还喜欢张旭的草书,气势连贯、博大清新、纵逸豪放。

胡:您学习书法的主要方法是什么?最崇尚的艺术风格又是什么?

书家:遍习名帖,笔耕不辍。个人更崇尚古法与个性的有机统一,追求用笔稳健畅快、结体严谨以及典雅遒丽的艺术风格……

李瑞涛同志精心研习过历代名家书帖,习魏晋、习唐宋、临经典、临残纸,真草隶篆各体兼修,后来对行草用功甚勤,尤其对《圣教序》、《十七帖》、《祭侄文稿》、《书谱》等研究深透。曾先后参加过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、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、中国百名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等几十次国内外书法展览,多次获得一等奖等各种奖励,取得不俗的书艺业绩。他把书法作为人生修炼的一种方式,作为反观自己生命状态的一面镜子,以此与外界达到默契与融合,获得某种精神的愉悦。细品瑞涛的书法,一股浓郁的文人书风扑面而来,隽永典雅特征十分明显,是美学追求与人文精神的并蒂绽开,是学识与性情的共生互长,是书品与人品高度契合的统一。其转益多师,广结书缘,积有岁时,其书法将更臻化境。

(胡荣华,重庆市九龙坡区地志办副主任、重庆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)